现在是: |
|
古代园林水元素的文化意义 发布日期:2025/5/14 15:42:33 已经浏览 30 次 古代园林水元素的文化意义 1.象征意义 1.1对自然的模仿与升华 古代园林之水大都引自大自然,盛水的池沼在形状、理水的形态上以仿效大自然形状为主。如汉武帝时建立建章宫太液池有象征神山的一池三山景观,并一直沿袭成为中国园林理水的典型模式,这是对自然摹写的一种升华。在汉代上林苑昆明池中,立石人塑造牛郎织女形象,中间池水象征天河;北齐建仙都苑,苑中堆 五座山象征五岳,五岳中间引水象征长江、黄河、淮河、济水四条河流。文人园林还有“一勺则江湖万里”的小中见大象征手法,以一勺代水微缩自然于有限景致中。 1.2品德与精神的象征 古人把水看作品德美、精神美和人格美的象征。老子说“上善若水,水利万物而不争”,体现水不争名利、与人为善、正直无私的品德。古典园林中许多建筑临水而建,前部架空挑出水面,水好似从建筑下方流出,暗含着水的谦和处下,甘愿做建筑物陪衬。孔子认为水无私给予万物,能“不清以入,鲜洁以出”,洗净污浊,与人为善,且水至量必平。 2.审美意义 ![]() 2.1扩大空间与虚实之美 水色最淡却富于色的变化,静水如明镜,能含映周边的建筑、山石、树木和天空,使人们视线无限延伸,无形中扩大了空间,体现出水的深沉含蓄,映射出园林意境。宽阔的水面反映天光云影,水中之影加强和扩大了园林空间的景致,产生虚实之美,如“水天一色,天地融合,月光如水水如天”所描绘的意境。 2.2动静结合之美 古人云“水性至柔,是瀑必劲”“水性至动,是潭必静”,水刚柔相济、动静结合。静水体现柔美,瀑水显示力量。水在流动过程中与山石、河岸、植物等产生摩擦,发出各种音响如天籁一般,为园林增添无穷意境。例如无锡寄畅园的“八音涧”,引惠山泉水,水沿曲折溪涧流动,产生叮叮咚咚不同回响声,恰如天然琴曲。 3.情感意义 3.1引发四季之美联想 水之情体现在因借一年四季的天气变换,引自然现象产生四季美景,如“春水绿如油,夏听池蛙声,秋色半江红,冬日雪挂松”。苏州沧浪亭的楹联“清风明月本无价,近水远山俱有情”,表现出园主视己与自然浑同一体的闲适之情,让人们在欣赏水景时能感受到不同季节的独特韵味,引发情感共鸣。 3.2增添诗情画意 诗人画家们对山水的情感在诗句中展现得淋漓尽致,如“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”。自然界丰富多彩的水体通过欣赏者的诗情画意,可使水景出神入化,提升到更高艺术境界,表现出一种神韵。曲水流觞也是古代文人在水溪边聚会的一种形式,以羽觞盛酒在曲溪中漂游,人们沿溪而坐,当酒杯停在谁座旁就饮酒作诗,营造出作诗饮乐的意境。 3.3文化传承意义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,水就成为我国园林游乐的内容,“无园不水”的传统一直延续。古代园林理水的方式和理念代代相传,如引自然之水造园、模仿自然水态等,承载着中国古代园林文化的历史记忆和传统技艺,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。 |
友情链接:
…… |
版权所有 © 云南绿化养护,绿化养护公司,园林绿化养护,昆明绿化养护公司,云南绿化,昆明绿化 [www.ynjiashan.com] | 电话:0871-63111153 手机:15087152663 邮箱:83533372@qq.com |